1. 首页 > 星座配对 > 文章页面

端午节风俗的美好寓意(端午节风俗的由来和寓意)

香茶一盏迎端午

大家好,端午节风俗的美好寓意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端午节传统寓意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端午节风俗的美好寓意和端午节传统寓意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及寓意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有哪些寓意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驱瘟疫、瘟神、吃粽子、划龙舟、悬香草(菖蒲、艾草等)、佩香囊

粽香深处,有与 粽 不同的体验

一、驱瘟疫、瘟神

五月五日,古时亦称恶月恶日,先秦以来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亦因古人认为疾病是瘟神降临,或是恶鬼邪魔附于人体所致,故人们于这天以不同的方式驱除瘟疫和恶运,人们会在这天贴神符,以避邪驱魔。

二、吃粽子

粽子是大中华地区、日本关西至北陆地区、越南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亲友之间还互相馈赠。

端午吃粽子习俗源自中国东汉,当时,人们已习惯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期间开始吃独具清香而消暑的粽子了。在荆楚地区,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现在各地粽子不论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三、划龙舟

在大中华地区、日本、琉球,端午节会划龙舟。划龙舟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因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得重用而投江,民众竞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尸体。

其实东亚地区的划龙舟并不限于端午才举行,龙舟竞渡的习俗也早于屈原之前已经存在,如姑苏就以龙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习俗。古人将船当作送走灾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越快越好,于是便衍生出端午竞渡习俗了。

四、悬香草(菖蒲、艾草等)

世俗要悬天中五瑞以辟邪驱瘟和逢凶化吉。天中五瑞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和龙船花。石榴花的根部可驱虫;蒜头有着浓烈的气味,悬于门外据说亦有驱瘟辟邪之效;

通常菖蒲被认为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故有蒲剑斩千邪之说;而艾草则代表百福,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种可以治疗疾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以使身体健康。

五、佩香囊

传统上女性会精心制作玲珑剔透的衣香粉荷包和香袋,内装芳香馥郁的药物如白芷、丁香等,其香气具有驱蚊辟秽的功效。心灵手巧的母亲还会用五色花布做成小辣椒、小黄瓜、胖娃娃、小纱灯和小粽子等各式各样的小玩物,挂在孩子的身上,据说也是为了驱除瘟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习俗主要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这些不同的习俗寓意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些常见的习俗和寓意吧~~

1、吃粽子。粽子是中国传统的节庆食物,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作为祭祀祖先、神灵的祭品出现,到了金朝的时候才成为了端午节的节庆食物。寓意:民间传说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的。

2、悬艾蒿。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寓意: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杀菌防病。同时也有养生道理,比如小儿佩挂香袋、药浴可减少患外感疾病且不易生痱子。

3、踩露水。端午这天早晨,人们领着孩子踩露水,到野外生长艾草的地方用手轻轻沾上艾草上的露珠,先给小孩擦眼擦脸。寓意:据说艾叶露水可以明目醒神和美颜,擦洗后这一年大人小孩都会百毒不侵。

4、戴花绳。端午节这天会用五彩线合拧成花绳,用中药配制好的香料把花绳揉一揉便会留有香味,然后给大人和小孩都戴在手腕,脖子和脚腕,有驱毒驱虫的作用。寓意:戴花绳据说可以招来吉祥的说法。

5、额头画王字。端午这天用雄黄在小孩的额头眉间画一个王字。寓意:王者为上,百毒不侵,避之大吉。另有王者至尊,端午之王会福禄临,鸿运通达。

6、佩香囊。端午节制作的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寓意: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7、放风筝。端午的风筝又叫做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并且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寓意:放走灾祸。

8、赛龙舟。现代赛龙舟通常把船建造成龙形,画上龙纹,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端午节赛龙舟的寓意是: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端午的来历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节的故事传说:纪念屈原说

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被秦国攻破。一直支持着屈原人生的精神支柱——国家,就此坍塌了。屈原之前经常在汨罗江一带徘徊,吟诵着伤感的诗歌。渔夫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落到这种田地呢?”屈原说:“我落到这个地步,是因为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干净的;许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他怀着绝望的心情走向汨罗江,投江自尽,以身明志,以死殉国!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怕蛟龙吃了屈原尸体,于是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了棕子。

除了纪念屈原吃粽子的故事传说,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但是流传最广的还是纪念屈原吃粽子的故事传说。

以上就是端午的习俗、来历、传说的相关知识介绍,大家都了解了吗?如果大家过端午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欢迎底下留言分享哦~~

端午节风俗的美好寓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端午节传统寓意、端午节风俗的美好寓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端午安康,让我们领略一场南阳夏日里的 民俗大赏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